<p style="LINE-HEIGHT: 3em"><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style="LINE-HEIGHT: 0px"></span>作者:&nbsp;赵丽 潘宇容 王达雷&nbsp;&nbsp; 来源:&nbsp;法制网</span></p><p style="LINE-HEIGHT: 3em"><span style="FONT-SIZE: 20px"> <br/>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法院处理了一起横跨江苏、河南两省,经两级、4家法院审理,历时近5年的“骨头案”。<br/> 而这起看似复杂的案件,起因仅仅是一起出境游诈骗。<br/> 出国“考察”务工环境<br/> “听说国家对出国打工的审查和审批还挺严格的,咱这把年纪的老头、老太太肯定通不过审查,咱赶紧合计想想办法。”<br/> “咱先找个旅行社办理‘出境游’,要是国外真那么好,咱再回国办理出国打工手续也不迟。”<br/> “听说上海那边出国就像咱这上街一样容易,要不我问问我姨侄女丁莹莹,让她在上海那边给咱先报个出境旅行团。”<br/> 2006年夏天,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一个四合院里,3个下岗工人李丽霞、刘俊惠和邓杰敏一拍一合编织着“出国打工挣钱梦”。<br/> 很快,李丽霞的姨侄女丁莹莹通过网络找到一条“十万元轻松游英国”的“游全球”境外游广告。自称陈为的广告发布人介绍说,他在上海专做国际旅游英国项目,费用为每人8.5万元。<br/> 李丽霞3人随即敲定由刘俊惠和邓杰敏先行出国“考察”。按照“游全球”网站上提供的办公地址,刘俊惠和邓杰敏把早就办好的护照通过EMS特快邮寄过去,让网站转交陈为用于办理赴英国签证。接下来,两人便四处筹钱,好不容易筹到了20万元。大约15天后,刘俊惠和邓杰敏接到了陈为的电话通知,要求他们3天后在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签订旅游合同。<br/> 双方见面后,陈为将赴英国的签证交给刘俊惠和邓杰敏。刘俊惠等人随后来到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一名叫金辉的负责人在门口迎接。看着金碧辉煌的“旅游公司”门牌,刘俊惠、邓杰敏两人心想,“国际旅行社就是不一样,门牌都这么气派”。<br/> 随即,两人与金辉当场签订了一份盖有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印章的《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约定:旅游者(甲方)为刘俊惠、邓杰敏,组团旅游经营者(乙方)为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行程为“7晚8天”英国游。刘俊惠、邓杰敏在甲方栏内签名,李丽霞与丁莹莹在甲方代理人栏内签名,金辉在乙方栏内签名并加盖了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观光旅游部的公章。<br/> 合同签订后,刘俊惠、邓杰敏心想:“我们跟金辉、陈为初次相识,资金安全无法保证。”于是,刘俊惠、邓杰敏又要求李丽霞、丁莹莹与他们签订《办理费用协议》,约定李丽霞、丁莹莹代理刘俊惠、邓杰敏办理英国旅游出境相关费用事宜。之后,刘俊惠、邓杰敏经银行转账支付给金辉10万元,转给丁莹莹6.5万元,丁莹莹取现后连同另外的0.5万元现金合计7万元交付给陈为。金辉向刘俊惠、邓杰敏出具盖有公司印章的收据3张,分别为团费3万元的公司收据1张,代收费7万元的公司收据两张,合计17万元。另外3万元费用待刘俊惠、邓杰敏回国后一次性支付给金辉。<br/> 难出国门方知被骗<br/> 2007年4月18日,刘俊惠和邓杰敏根据陈为的出团通知,来到广东省深圳宝安机场。陈为将护照交给二人后,一脸愧疚地告知他们,由于特殊原因,宝山机场取消了当晚飞往英国的航班。同时,他为刘俊惠、邓杰敏买好了当天23时许返回郑州的机票。无奈之下,刘俊惠、邓杰敏只得回家等待下一步出团消息。<br/> 2007年5月5日,陈为再次发来出团通知,要求刘俊惠、邓杰敏准备好行李于3天后从上海浦东机场出港。怎料,浦东机场的出港航班也被取消,出团计划再次改期。<br/> 同年5月21日,陈为又发出团通知,要求刘俊惠、邓杰敏于第二天下午飞往大连机场出港。到达大连机场后,陈为的电话无法接通。刘俊惠、邓杰敏只能自己查询当天飞往英国的航班时间,却发现,大连机场当天根本没有飞往英国的航班。刘俊惠、邓杰敏越想越不对劲,慢慢认识到自己受骗了,于是立即买了飞往上海的飞机票又转道苏州,于5月22日下午赶到苏州市公安局报案。<br/> 警方调查发现,金辉原为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员工,担任观光旅游部经理职务,但已于2007年3月辞职。离职后,金辉和陈为在网上相识,帮陈为做事收取好处费。于是,他利用对旅游公司熟悉的便利,偷拿了公司合同,偷盖公章。刘俊惠、邓杰敏两人的17万元已被陈为拿走。此外,陈为的身份资料都是虚假的,刘俊惠和邓杰敏的签证也是伪造的。<br/> 辗转诉讼终了宿怨<br/> 回到河南老家,刘俊惠、邓杰敏二人思前想后,认为李丽霞、丁莹莹和陈为是一伙的。倘若不是李丽霞和丁莹莹的推荐,两人就不会去苏州签旅游合同。同时,作为出国旅游手续的代理人,李丽霞和丁莹莹还在《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与《办理费用协议》上签了字。<br/> 于是,两人从开始的忍气吞声发展为谩骂、侮辱,甚至殴打李丽霞和丁莹莹,强迫其赔偿17万元的旅游费。在遭到拒绝后,刘俊惠拿浓硫酸泼向李丽霞,导致其皮肤严重烧伤。<br/> 2009年5月26日,法院依据4人签订的《江苏省出境旅游合同》与《办理费用协议》作出民事判决,认为根据协议,其中团费人民币每人1.08万元不应返还,判决解除《办理费用协议》,并判令李丽霞和丁莹莹向刘俊惠和邓杰敏二人各返还人民币7.42万元。<br/> 2009年11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在该案的执行过程中,经申请人申请,法院查封了李丽霞的房子。李丽霞、丁莹莹因害怕继续被刘俊惠、邓杰敏伤害,与之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李丽霞、丁莹莹向刘俊惠、邓杰敏二人支付人民币14万元了结纠纷。同时,刘俊惠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br/> 而此时的李丽霞身心交瘁,不仅倾家荡产赔了钱还住了院,医药费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躺在病床上,李丽霞欲哭无泪。<br/> 2011年3月,丁莹莹的母亲李美霞只身一人来到苏州,做好长期打官司的准备。3月18日,苏州市金阊区法院立案受理原告丁莹莹、李丽霞与被告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旅游合同纠纷一案。<br/> 2011年4月15日、5月9日、6月16日、6月17日,苏州市金阊区法院经4次公开开庭审理,最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返还原告旅游费人民币17万元并赔偿损失人民币1万元。<br/> 青琼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2011年11月,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被告苏州青琼国际旅游公司虽表示本案是其已离职员工偷拿公司印章和刘俊惠、邓杰敏签订的合同,该行为是个人行为,不应当由公司承担责任,但最终还是履行了全部义务。(文中人物、公司、网站均为化名)<br/> <br/></span></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