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本网江西宜春寻你(上高县司法局 吴芳)</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我是一名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者,自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开始,就与社区矫正工作结上了不解之缘。其中有过苦涩,有过迷茫,有过焦躁,有过不解,也有过危险。但十年以来,更多的是执着和坚守。曾有人劝我说:“吴芳,还不转岗啊?这社区矫正工作干不得,迟早要把自己干完掉。”然而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当我们觉得社区矫正工作余味苦涩时,请相信,一切终会有回甘。</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就如那次美丽的邂逅。</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那天,我从乡镇办完事打车回城,刚钻进后排靠左窗入座,靠右窗的一位小伙就亲切的跟我打招呼说:“咦,这不是吴主任吗?今天不是星期天,你们还要上班啊!”我看了看他,穿着一件黑背心,手臂上裸露着几处刀疤,脑子里飞速搜寻了一遍,我想他应该是我的矫正对象吧。果不奇然,他略微激动地说:“你不记得我了吧,我叫黄林(化名),之前你去我家上过户的,你当时批评我说,不能天天窝在家里玩游戏,要我去学门子技术不然会娶不到老婆啊!”…… 经他这么一提醒,我突然想了起来,确实是之前矫正过的一名缓刑人员,印象中的他是那种闷不吭声,每次上户跟他交流,他都总是爱答不理,不愿意沟通交流的人。现在居然会落落大方地打招呼,一路上还跟我分享了他的近况,怎么学习开车,怎样考B照,准备拿到驾照去哪个工厂装货等。最后他还问候了一下我的工作情况,尴尬地笑着问:“你现在没有像我这么皮塌难管理的人了吧!”他还不好意思地说那个时候的自己不懂事,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麻烦……看着他判诺两人的变化,我内心触动很大,没想到我们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让他在迷途中找到了一丝光。我想这应该就是一种回甘。</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社区矫正是完善刑罚(刑事)执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这些年的上下求索中,社区矫正工作也日益地规范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从2010年试点,到2020年颁布实施专门的《社区矫正法》;从凑合凑合的两间办公室,到配有“三区十八室”的智慧矫正中心;从一人科室无人所,到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从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到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的运用;从单一的的监管教育,到多样化个性化的矫正帮扶……目睹的这些变化,都离不开社矫工作者的努力和探索。</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2014年,我们排除阻力,通过公开招聘,组建了第一批19人的社区矫正执法辅助队伍;2016年,我们结合上高县社矫工作实际,创新了“五管一”监管模式,得到了省厅领导和市局领导的支持和肯定,2020年疫情封闭管控期间,我们充分发挥“五管一”小组成员作用,在特殊时期的监管矫正工作中贡献了积极力量。2022年,我们努力克服无场地、缺资金的难题,完成了智慧矫正中心的创建,按标准打造了综合办公区、执法监管区和教育帮扶区,通过互联网运用,探索了手机终端社区矫正智能化的运用,社区矫正工作也迈上了智能化的新台阶。2023年,在我们黄雷局长的积极带领下,6名干部通过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育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队伍,为心理矫治特色化工作的开展储备了人才力量。2024年,“红色矫正”教育基地建立、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基地建立,社区矫正就业帮扶基地创建……目前,已累计帮助2288名矫正对象回归了社会。随着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的推进,我们矫正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越来越多的矫正帮扶对象,面对越来越高标准的工作要求,不断地学习和默默地坚守就成了对矫正工作热爱的真情告白。</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记得2018年,我孕育二胎,好友们都规劝我说:“你还是去跟领导申请换一个岗位吧,社区矫正工作不好做,科室人手又不足,经常看到你都不能准点下班,每天面对这些矫正对象,不为自己想也要为肚子里的宝宝想想啊!”想到去审前调查、上户走访时的奔波,想到被刚入矫的对象威胁的场景,想到这些年忙忙碌碌但又碌碌无为的矛盾,我也产生过转岗的念头。但当领导问我:“你觉得还有谁能胜任这个岗位?”时,我又默默坚持干下来了。</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如今,我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而社区矫正工作,也宛如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让我无法割舍,不舍放弃,只想让他越来越好,只想让更多的社区矫正对象能够转身蜕变。我相信,只有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才能帮助一批又一批的矫正对象抵达新的彼岸,就像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熊杰(化名)在解矫宣告时说的那样:感谢你们没有放弃我,我一定会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光。</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熊杰(化名)是我接触的一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当日,他顶着五颜六色、遮住眼睛的头发,梗着脖子对我说:“谁都别想管住我!”入矫谈话时态度也不端正,我严肃批评他,并要求他即刻回家把头发染回正常的黑色,下午再来继续入矫谈话。熊杰当时不仅没有听取我的建议,而且对我要他把头发染回黑色的要求耿耿于怀。于是,在我中午下班骑电瓶车回家的路上,熊杰故意骑着摩托车从巷子里冲出来,害我急刹车,人仰车翻倒地。他看着我的囧态,开心大笑之后飞驰而去。</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当天下午,我压着满腔怒火,通知他和他的父母一起到办公室,准备好好教育他,给他一个训诫或者警告处分。可当我看到他顶着一头乌黑的小寸头准时来到我办公室时,我轻轻的松了口气,压下了心头的怒火,并说服了自己先原谅,再努力挽救一次看看吧。于是,我故作轻松地问到:“熊杰,今天解气不,看到我连车带人摔倒在地上,你就这样跑了,不应该来扶我一把吗?要知道我肚子还有一个两个月的小生命,如果摔坏了,你知道后果吗?就像你在你妈妈肚子里时,一跤把你摔没了,你都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也许是这句话触动了他,只见他一改进门时叛逆的表情,紧张地跟我说着“对不起,我不知道,我错了……”。见他能主动认错,自己身体也没有受伤,我说原谅他一次,但下不为例。同时,耐心地跟他和他的父母分析了他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告诫他不仅不能去害人,还应该学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低着头,默默听着。我让他把《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学习和抄诵,并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写入思想汇报。在之后的一个月中,我清晰地看到了熊杰思想的变化,从最初的叛逆到报复后的窃喜,从顽劣执拗到醒悟忏悔,从自暴自弃到重新燃起人生希望。一次意外,一次原谅,能够唤醒这个不良少年,我想着自己这一跤摔也没白摔。</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今年4月20日,熊杰在去司法所报到的路途中,遇到一名老奶奶被一名骑单车的学生撞倒在地昏迷不醒,当那名学生惊慌失措时,熊杰迅速地帮助那名学生扶起单车,并拿出自己的手机拨打了120,老奶奶因抢救及时,未有生命危险。在4月份的思想汇报中,熊杰写道:人生也许会有很多的意外,感谢那次只有原谅我的意外,让我学会了尊重生命,学会了感恩,让我看到老奶奶倒地的那瞬间,我应该做什么,原来我这样的人也可以成为“英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更深刻地意识到,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不仅要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更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责任感。</span></span></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Helvetica,sans-serif;"> 今年是《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第四周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携带着、畏难者。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社区矫正的“摆渡人”。心之所向,行之所至,我会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用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专业更严格的业务素养,去点亮司法为民初心,去传递更多社区矫正正能量,为社区矫正事业贡献力量。</span></span></span></p>